让拍照更清楚

发布时间:2022-09-25 15:44    浏览次数:

对于拍摄静物或者人物的时候,我们经常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背景的杂乱会干扰到主体的表达,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选择更换构图,寻找一个不会有干扰的背景,或者干脆就直接将主体和背景隔离,通过一些手段让主体更加显眼,让背景不至于会干扰到主体的表达。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如何才能够将主体和背景隔离呢?
 
1、利用照明
 
大多数摄影师考虑隔离背景的时候想到的通常都是通过光线,利用明暗的对比让主体上拥有足够的光线而背景明显的曝光不足,这样可以轻松的达到突出主体的作用。这种利用明暗对比方式来突出主体的做法尤其适用于街头摄影中的人像。
 
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应该要留意环境中的光线情况,像是有些不受光线影响的处在阴影中的大片区域就很适合作为背景存在,后期还可以通过拉低暗部的细节来强化这一效果。但是在前期拍摄的时候也要注意相机的曝光,如果明暗对比实在太大的话,如果对暗部进行曝光,可能暗部细节有了,亮部的细节又损失掉了,在取景拍照的时候一定要随时注意曝光并且能够根据环境迅速的手动调节我们的相机设置,以获得适当的曝光量,在能够突出主体的同时,又保持背景中的暗部区域。
 
2、利用景深
 
景深应该是主体和背景分离的Z有效手段了,通过控制焦点,开大光圈,我们可以让背景完全处于焦外,一片模糊。很多肖像摄影师都喜欢利用中长焦镜头的大光圈来实现这一效果。
 
只要距离控制得当,大部分标准镜头以上焦段的镜头都可以实现背景虚化的效果,但是要注意,极限的浅景深并一定就好,如果光圈开到Z大,抛开画质不说,可能还会因为极浅的景深导致主体身上的部分失焦。而光圈开大,背景中的光斑也会变大,有的时候也会造成干扰背景的效果,所以在按下快门前,一定要先尝试,然后选择Z适合当前场景的光圈值。
 
3、利用构图
 
其实这是前面几点的补充,有的时候通过明暗对比或者通过浅景深依然不能够达到隔绝背景干扰的效果,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移动镜头,仔细观察背景中发生了什么,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背景,没有太多元素来分散主体。或者改变取景角度,像是我们使用眼平视角的时候由于是从上向下透视,可能会有一些背景元素出现在画面中,而这时我们改用低角度从下往上透视,上面的环境看起来肯定要比下面整齐的多,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干扰严肃来干扰画面整理的表达。
还有一些小技巧小白都快学起来
 
1. 注意安全快门
 
要让照片变得锐利,首先你得防止在拍照时产生抖动,尤其是在手持拍摄时。而安全快门这个参数,就是为此而设。
 
所谓安全快门,就是指“手持拍摄时能保证不手抖的Z低快门速度”,数值上是镜头焦距的倒数。
 
我们来看一看不同焦距镜头所对应的安全快门数值吧:
 
前三行,大家应该看得很明白,200mm 的镜头,安全快门值就是1/200秒,很好理解;但Z后两行又是怎么回事呢?
 
理论上来说,使用焦距对应的安全快门值就能防止手抖;但由于人类手部功能限制,建议大家手持拍摄时,快门速度都不要低于1/50秒,否则很容易因为手抖而导致画面出现模糊。
 
2. 开启防抖功能
 
既然提到手抖和安全快门的问题,就不得不提相机的防抖功能。现在很多镜头和机身有防抖功能,开启后能在手持时使用更低速的快门。
 
比如说,如果镜头的防抖级数是4级,那么你就可以使用比安全快门低4档的快门速度。(200mm 镜头,安全快门由1/200变成1/25秒)
 
当然,这也只是理论数值,手持Z好还是不要让快门速度低于1/50秒为好~
 
此外,千万要注意的是,防抖功能是手持拍摄时使用的,当你把相机放上三脚架的时候记得关掉!否则费电不说,还会给你的照片添乱。
 
3. Z佳光圈
 
不考虑景深和曝光,只考虑成像锐度的问题,光圈太大或太小都不太好。
 
一般来说,镜头的成像Z锐光圈值,是Z大光圈缩小2到3级左右。例如,Z大光圈是 f/2.8 的镜头,Z佳光圈应在 f/5.6~f/8。
 
当然,这只是理论值,你Z好自己实验一下,找出你镜头确切的Z佳光圈值。你可以用不同的光圈拍同样的场景,横向对比一下。
 
f/9 成像明显比 f/22 更锐拍摄时Z好选取有明显光影效果的场景,通过放大光影边缘,可以清晰地对比出哪张照片成像Z锐,从而找到镜头的Z佳光圈。

摄影培训学校报名

联系热线

13410058457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