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曝光补偿,平常大家使用得比较多,也是实用和有效的一个功能,但常常又让人困惑。
比如前几天就有一个朋友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说拍月亮要用负补偿。可月亮的亮度很高,月亮是白色的,跟据白加黑减的原理,应该是正补偿才对呀?”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为何拍月亮要负补偿?又如何解释白加黑减的原理?
其实很好解释:“白加黑减”也是需要看情况的。就以拍月亮为例,我们是在晚上拍摄,虽然月亮很亮(可以看作是白),但大环境是很暗的(可以看作是黑)。而且月亮占据画面的比例并不大,我们如果正常拍摄是这样的效果。
正常曝光,拍出的月亮是一个白饼
用点测光,对月亮测光,再减一两档曝光补偿,月亮的细节就出来了
拍月亮和拍雪景不一样,拍月亮是晚上拍摄,基本没有反射光线,进入相机的光线就不多,所以相机就好通过延长曝光时间来增加曝光量。而我们拍雪景时,一般在白天,整体的亮度非常高,反光也强,相机就会缩短曝光时间来减少曝光量,往往就会出现曝光不足,拍出的雪不白,所以要增加曝光补偿来让雪变白。
拍雪就一定要增加曝光补偿吗?
说到白加黑减的原理,都会拿拍雪来举例。拍雪一定要增加曝光补偿吗?这也是要看情况的。
比如拍上面这样的情况,画面大面积都是雪,如果是遇到有太阳的光线的话,必然是要增加曝光补偿,雪才能白。而当遇到下面的情况,阴天,整体环境比较暗,雪的反射并不强,正常曝光就可以了。
所以,在用曝光补偿,针对白加黑减的原理也是根据现场情况来灵活调整的。
是向左曝光还是向右曝光?
在很多拍摄教程中,大家都把“宁欠勿曝”作为拍摄的正确方法。后来又有人提出:“宁欠勿曝”是胶片时代的拍摄经验,已经过时了。在数码相机上却相反,应该“宁曝勿欠”,应该向右曝光。对这个问题又怎么看呢?
很多用户说,向右曝光,拍出的照片比向左曝光保留的细节更多。老狼遇到很多用户就是这样,拍照时始终都让画面过曝一点。觉得后期调整的空间大一点。
对相机是否向右曝光有更多细节这个问题,曾经老狼也做过测试。如果画面暗面亮部居多,向右曝光是可以的,拍摄的数据比向左曝光要大。如果画面亮部居多,相反,向左曝光,拍出的照片数据更大。在拍摄中还是需要跟进情况来处理。
比如这样的场景,我们如果正常曝光,天空的细节就完全没有了,更不要说向右曝光了。这种天空后期是拉不回来的。
如果我们要保证天空的细节,只有向左,减少两档曝光补偿,同时注意画面的暗部,只要不是死黑一片,就是可以的。后期稍稍一下暗部的亮度,画面的天空与暗部细节都能保证。
准
一般指落幅要准。当某个技巧性镜头(推)结束时,落幅画面中镜头的焦点、构图应该是正好的。任何落幅之后的构图修正,都会明显地在画面中表现出来,而且落幅后还在修正构图会给观众造成一种模棱两可的印象。
“准”这一要领在摄像中是较难掌握的,如推镜头和摇镜头,画面中的构图在不断变化,为了保持构图均衡,常常结合两种技巧,在Z适当的时机,推和摇同时结束,落幅应当是Z佳构图。
一句话:固定(静态构图)镜头和运动(动态构图)镜头在拍摄的过程中,画面的抓取、构图应准确、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