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高质量摄影器材和胶片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要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选择使用高质量的摄影器材和胶片是首要的。现在,相机和镜头种类极其繁多,要选择一套合适的相机和镜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根据拍摄题材,尽可能选择片幅大的相机及优质的配套镜头,这对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极有好处。至于胶片,由于胶片的感光度与胶片的反差性、宽容度、颗粒度、解析力、灰雾度以及保存性等性能在着内在的联系,低感光度的胶片在色彩饱和度、颗粒度、解像力、灰雾度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越性,因此,对胶片的选用原则是尽可能地选用感光度低的胶片。
2.准确曝光
设定好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按下快门,使光线在快门开启的瞬间通过镜头与胶片作用,这就是曝光。曝光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相当重要的技术控制,不仅直接影响到底片的密度,而且还会对影像的色彩、清晰度、颗粒和层次等产生影响。准确的曝光有赖于准确的测光,熟练掌握各类测光表的测光原理,并能在各种拍摄状况和要求对测光数值作出合理的修正是进行准确曝光不可或缺的。
3.准确对焦
有时会遇到这样尴尬的现象:一张底片在制成小照片时,主体相当清晰;而当放大成大幅照片时,照片上的清晰部位却落在主体之外,主体呈模糊状。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拍摄时对焦不准确所致。在使用象135这类小片幅相机时做到对焦准确尤为重要。一般,要做到准确对焦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尽可能使用高倍对焦目镜,高倍放大拍摄的影像对准确对焦有极大的帮助。(2)使用广角镜头时尤需仔细对焦,千万别以为广角镜头的景深大而马马虎虎对焦。事实上,准确对焦在使用远摄镜头时是很容易做到的,而在使用广角镜头时却往往较难。
4.严格的景深控制
对于景深控制,了解这两点很必要:(1)根据景深的计算公式,前、后景深是不等的,后景深总是大于前景深,因此,在景深控制时,不能想当然地将焦点对在景深中央处,这样,前景深往往会不够。(2)景深的大小除了与光圈大小、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有关外,还同影像所允许的模糊圈直径有关,而模糊圈直径又同底片的放大倍率和观看照片的距离大小有关。实际上,镜头上的景深标尺是厂家按自己设定的放大倍率而标注的,因此,在摄制巨幅照片时,我们要比镜头上所标注的景深标尺更为严格地进行控制,否则,容易出现景深过浅的现象。
还有几个小技巧送给大家
1、构思拍摄内容
在拍摄前,先要对这次拍摄的主题、情绪、构图、动作、道具等因素要有一个构思,有绘画功底的可以先在纸上画一些草图,脑海中有一些构思,大概一组照片需要那些角度,表情特写需要哪一些,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提前准备有一个完整的想法。
2、沟通
在拍摄前,我们往往需要去和模特进行一些列的沟通,将自己的拍摄想法和她分享,尽量让其懂得你的拍摄思路,从而模特在对着你镜头时就能按照你的想法,摆出你想要的动作和表情。
3、摄影器材
拍摄前,除了需要带齐我们的器材装备以外,选择正确的设备也很重要,在镜头选择问题上,焦距的选择是与,例如室内人像,85mm人像定焦就不一定是Z适合的镜头,相比之下35mm大光圈的人文定焦镜头就好得多。除了镜头以外,还要考虑是否需要携带闪光灯,以及脚架或柔光罩反光板等配件,根据拍摄主题准备相应的道具。
4、拍摄环境的预先了解
拍摄前,我们一般会对拍摄的场景有一定的了解,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让你先了解,拍摄时什么场景会漂亮一些,什么时间会更加容易得到完美的光线,而更重要的是拍摄场地中是否存在不允许做的事情,避免出现尴尬的场面。
5、多看多观察
在群拍的时候,除了事前准备的拍摄构思以外,我们还需要将构思落实到实际当中,观察拍摄场景中的每一个光源的位置,对画面有些什么影响,景色是否符合我们事前的构思,注意背景的色调,摆设的物品、景物等,从构图上看,是否会让画面复杂的东西,或寻找一个背景较干净的拍摄位置,确保画面是你想要的效果。
6、选择合适的机位
在群拍活动时,往往就不是一两个人在拍摄,人多以后,自然会出现枪机位的情况,或者是挤在同一个位置拍摄,这种情况相对普遍,但这也很容易导致照片雷同,也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照片。回到初衷,在来拍照前,有自己的构思,站在预先构思好的位置上拍摄,细心捉拍模特的表情动作等,这样会更加容易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片子,走来走去,频繁地走位并不利于拍摄。